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大肆镇压革命,图谋复辟帝制,立即遭到了国人的强烈反对。从此,讨伐袁世凯的浪潮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不少地区相继暴发了不同规模的讨袁战争。郴州便是这场讨袁战争的前沿之地。
民国3年(1914),李国柱奉孙中山之命,从日本潜回郴州,组建讨袁队伍。在他的策动下,湖南督都汤芗铭所属守备队第二十营营长邬云升决意讨袁,为确保讨袁斗争的顺利开展,邬云升果断地处决了死心踏地跟随袁世凯镇压革命的另一营营长晏子高,并将两个营合并一处,宣布起义。
6月28日,邬云升带领守备队占据郴县重要机关,拘捕并斩杀了郴县知事、厘金局长等20余人。正式竖起了“湖南讨袁军”大旗。李国柱任讨袁军总司令,邬云升、陈校经分别任讨袁军第一、二路军司令。
湘南镇守使赵春霆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调集桂阳、嘉禾两县的驻军前来围攻。可是,让赵春霆始料不及的是,两支军队一到郴州,便站在李国柱一边,并与李同盟,联合讨袁。不到半个月,讨袁军就发展到2000多人,先后攻占了郴县、宜章、永兴、耒阳、桂阳、临武、嘉禾等七个县城。锋芒直指汤芗铭。这时,粤桂边境的革命党人也趁势而起,反袁斗争的浪潮空前高涨,特别是郴州的反袁起义更是震惊全国。
袁世凯面对国人的反对,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军、政大权,急令湘、粤、桂、赣4省出兵镇压。伍祥祯等领兵沿湘江而上,龙济光派兵由粤连州、乐昌入湘,陆荣廷派重兵从桂入湘,很快形成了三路合围。
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讨袁军不屈不挠,英勇奋战近两个月,终因势单力薄、弹尽粮绝而功败垂成,二干多人全部遇害。李国柱也被迫逃往国外。郴州人民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